黄石市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成功举办首个湖北省全国科普月启动式分会场活动。作为新修订《科普法》实施后的重要实践,在科普月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双轨联动模式,累计开展505场次活动,打造兼具科学性、趣味性与普惠性的全民科普盛宴。
一是积极争取,以湖北省全国科普月分会场的形式举办启动式。通过与省科协对接和争取,得到省科协支持,将我市全国科普月启动式首次作为全省两个分会场之一,同步举行,并通过互联网云上直播,扩大活动影响力。
二是精心谋划,推进十大专项行动。结合我市实际,印发科普月活动通知,并设计“智惠场馆探秘行动”“科技工作者聚力行动”等十大行动,八月初,市科协党组书记在科协系统召开提能培训会,重点部署科普月活动组织实施。市科协主席专题召开科普工作推进会,系统推进十大专项行动的落实,为全市科普月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争取领导支持,为科普月造势。通过精心筹备,成功邀请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时出席科普月启动仪式,有力增强了活动权威性和示范效应。
四是科普特使引领,高端示范强影响。科普月期间,我市积极对接省科协,成功举办“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黄石行活动”。活动期间,市委书记郄英才为孙和平院士颁发“黄石科普特使”聘书,充分发挥院士在科学传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体现市领导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
8月31日,全市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市科技馆举行,市委副书记郝胜勇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启动,市政府副市长郭双喜出席活动并讲话。市委副秘书长柯补甲,市政府副秘书长胡雄,市科协党组书记郑昌盛参加活动,启动式由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李义词主持。26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成员单位,以及全市科协系统、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服务队、居民群众及部分学生代表约500人参加。全国科普月期间,六个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突出本地优势,打造亮点纷呈、各具特色的全国科普月县级主场活动。
科技利民市集行动。将本地科技产品和成果进一步推向市场和社会大众。启动式上,来自全市科技型企业、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等28家单位摆摊设点,通过无人机体验、机器人互动等形式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合肥磐石公司研发的架子鼓手机器人凭借其精准的节奏控制和拟人化表演,吸引大批群众驻足观看;大疆无人机搭载的高清影像集成系统通过实时航拍与画面传输,让观众直观感受科技赋能下的视觉盛宴,现场气氛热烈,互动体验感十足;紫鑫生物科技公司则通过各种饮品展示,讲解从植物提取色素实验过程,产品被赞为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中欧体育此外,下棋机器人、智能垃圾分类演示等互动项目也深受市民喜爱,整个市集充满科技感与趣味性,观众纷纷感叹科技改变生活。
科普大舞台。通过艺术加工,将科普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市科技馆的“天宫奇妙行”通过有趣的剧情和科普实验,带领观众体验空间站生活;黑冰数码公司的“穿越障碍挑战赛”以无人机竞技展现科技魅力;有色小学的“防溺水安全在心中”用情景剧与互动实验普及急救知识;沈家营小学的“就是哪吒”将传统神话与现代乐器融合,动感十足;铁山三小的《你好,太空!》则以童声合唱展现我国科技卓越发展。这些节目融合科技与艺术,既寓教于乐又引发观众对未来的无限遐想,现场掌声与惊叹声不断。
校园科普培根行动。通过常态化、趣味化的科普教育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累计开展60余场次。湖北师范大学联合大冶湖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智趣燃情大冶湖,科技筑梦少年途”科普夏令营活动,36名科技志愿服务者为343名青少年开设880课时丰富课程,打造了一场科技与爱心交融的成长盛宴;市第十六中学开展“全国科普月”暨青少年科学创造体验活动,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为载体,将互动式、体验式的科普教育送入校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市广州路小学举办科技放飞梦想—无人机校园展演体验活动,通过飞行表演展示科技魅力;开发区·铁山区第三小学教联体组织小燕子宣导队、禁毒志愿者,开展禁毒科普宣传,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无毒”的种子。
乡村振兴科普行动。积极发挥各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科技小院、农技协等组织作用,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累计70余场次,助力乡村振兴。大冶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举办“农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会”,组织60余名农机手和农户共同学习先进农机技术,为粮食增产增收“充电蓄能”;东风农场邀请辖区农业科技企业展示先进养殖互联网设备、鱼病防治技术等成果,吸引渔业大户驻足咨询,将科学知识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实际动能;太子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举办“水稻新品种集中展示”科普活动,专家现场讲解各品种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吸引了全镇的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技人员及周边农户踊跃参与。
科普短视频创摄行动。由市科协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经信局、市广电等6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筑梦科技 启航未来”短视频大赛,通过各单位本系统和市级媒体广泛宣传动员,活动共收到作品152部,共有27部作品脱颖而出,其中获省级科普短视频大赛奖项11部,市级科普短视频大赛奖项16个。获奖作品围绕前沿科技、基础科学、生活科普等领域,通过动漫、实景、AI等手段展现,内容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作品还通过市科协官网、微信观众号、市级媒体平台和自媒体进行展播,打造全民参与的科学传播盛事。
“名家科普引领行动”。充分发挥名家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培训讲座、展览展演、志愿服务、研学实践等科普活动20余场次。在我市举办的2025矿业前沿与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会上,4位院士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吴爱祥院士深入解读《杨帆出海:“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王国法院士前瞻性阐述《矿业数智技术发展与展望》,陈晓红院士生动阐释《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创新发展》,唐菊兴院士系统分析《全国铜矿找矿布局与展望》。此外,26位矿业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也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李义词赴市委党校为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期县级班、正科班、城区科级班约180名学员作新《科普法》专题讲座,共同探索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科学素质;黄石港区卫生健康局举办“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黄石市中心医院等17家单位选派上百名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疾病筛查、康复指导服务,全方位满足市民的诊疗咨询诉求。
“科技工作者聚力行动”。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科普服务能力,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开展相关培训及科技领域科普活动10余场。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举办2025年黄石市青少年科技骨干教师培训班,130余名科技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多名专家分别从科学思维解读与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传授知识、分享经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市体育发展中心开展主题为“科技赋能运动,数字点亮健身——数字体育探索之旅”的科学健身大讲堂,通过聚焦无人机足球、格斗机器人、数智竞技机器人三大核心项目,以科普讲解、现场表演、互动体验的形式,让市民朋友“认识”数字体育;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前往阳新县王英镇东山村,聚焦油茶和茶叶种植技术,精准授课,帮助解决村民在油茶和茶叶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当地种植户30余人参加。
“科技志愿惠民行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等基层阵地,结合群众关切问题,开展科技培训、科普报告、农技服务、义诊咨询、科技教育等公益性科技类服务相关活动210余场。举办“阳新“五老”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活动,向社区老年居民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黄石港区胜阳港街道组织科技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商户需求,开展AI网络赋能专题培训,为商户们送上数字化转型“金钥匙”;市气象科技志愿服务在建设路社区举办“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共同守护生命安全”专题讲座,为居民普及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形成原因,以及应急避险方法;下陆区东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举办急救与健康知识科普讲座,为群众普及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以及慢性病的日常护理知识。
“流动科普普惠行动”。通过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形式将科普送达偏远地区,共开展活动20余场。“中国流动科技馆”在下陆区广州路社区巡展,辖区居民和学生体验互动展品,近距离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市科技馆联合武汉、鄂州、黄冈三地科技馆,在铁山一中举办“武鄂黄黄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吸引众多师生参与;“科普大篷车”在新港实验中学开展专项科普活动,为全校师生带去精彩的科普实验展演,并赠送科普资源包及各类科普书籍;湖北(黄石)地质博物馆开展“移动博物馆”活动,通过陈列绚丽多彩的矿物晶体、化石标本和细致的讲解为社区居民送上一场家门口的地质科普盛宴。
“智慧场馆探秘行动”。各科普教育场馆,开展主题展览、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通过打卡、探馆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累计开展30余场活动。黄石市科技馆成功举办“科学奇妙夜”主题夜场活动,超5200名市民的参与,为黄石市夜间文化生活注入了蓬勃的科技活力;华新 1907文化遗址公园开展“梦鉴·山海经沉浸式艺术展”,共计超10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以多元形式诠释古代神话故事,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开展青铜文化实践活动,吸引来自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深入了解青铜文化历史脉络与遗址价值;阳新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守护地球之肾”专题展览,同时邀请专家作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报告,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事业。
“地矿科普研学行动”。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研学基地为枢纽,联动地质、地矿类科普场地,讲好地矿故事,期间开展活动30余场。黄石倾力打造地矿探究之旅“矿冶文明地质研学课程”,是全省湖北地质研学五大主题线路之一,科普月期间累计接待近十万人次,通过 “沉浸式体验 + 专业化讲解”,为青少年打造一堂“触摸地球脉搏”的实践课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组织“矿冶文化进校园”第三季活动,为湖北师范大学、湖师文理学院及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师生们传递矿冶知识、接力文化传承;大冶铁矿智慧安全文化园・匠人营开展研学活动,通过组织辖区青少年集中观看科普短片,参与机械安全模拟操作,了解矿山开采科技成果。
首个科普月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黄石市科协将继续深化全域覆盖、全员行动、全阵地服务的三全科普模式,深化科普创新,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更贴合群众需求的活动形式,让科学魅力惠及更多群众,为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