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体育设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我的故事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22
 中欧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画卷中,每一位普通人的选择都在增添生动的笔触。正是这些鲜活的个体,共同勾勒出城乡要素流动、产业协同、成果共享的融

  中欧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我的故事(图1)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画卷中,每一位普通人的选择都在增添生动的笔触。正是这些鲜活的个体,共同勾勒出城乡要素流动、产业协同、成果共享的融合图景。当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城乡融合便不再是抽象的蓝图,而是可触可感的基层实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5位普通人,听听他们的故事,感受城乡融合发展的脉动。

  作为一名“95后”新农人,我从小在拖拉机旁长大,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城里一家公司从事财会工作,没多久,便回到家乡当职业农民。我笃信,土地不会辜负汗水,农业需要年轻人,乡村振兴更需要新思维。

  一路走来,我学会了驾驶各种农机,从操控无人机精准施肥到操作收割机抢收粮食,从“怕弄脏裙子”到“晒成黑妹子”,现在成了致富带头人,还被评为“皖美新农人”。合作社也一步步发展成拥有52个成员、62台(套)农机设备,年服务面积超26万亩次的省级示范社。

  天长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我立足“青壮年进厂、老弱妇留守”的乡土常态,整合农机资源,探索实践“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小农户”模式,为周边25个家庭农场和300多位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和托管服务。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作业,我们的小麦亩产保持在540公斤左右,水稻亩产稳定在610公斤以上。

  我还向乡亲们推广“麦秸还田+旋耕一体化”技术,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增加土壤有机质。这一项技术让农户每亩节约成本150元以上,真正做到“机器替人轻松种田”。

  我们合作社还推广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0%;创新“两法四步走”精准施肥模式,每亩减施化肥20公斤;采用性诱剂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2次;承接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稻鸭共作模式,力争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为更好地联农带农共奔现代农业致富路,我们对接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等龙头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每斤0.1元至0.3元价格签订优质稻订单种植协议,并引入“保底价+二次分红”机制。2024年,订单种植5850亩,农户亩均增收300多元,不仅吃下“定心丸”,还可以进城进厂打工,实现“离地不失利、务工不误农”。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数字化服务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同时,带动青年返乡,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

  最近,村里1万多亩玉米和大豆已经抢收进仓,2000亩水稻即将收割。今年咱们的玉米种植特别不容易,先旱后涝,秋收时又遇上连阴雨。尽管如此,玉米平均亩产还是达到了1000斤,这个产量可谓相当可观。这种好收成,究其根源得益于国家的土地二轮延包政策。

  泗县是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县。从2022年10月起,咱们草庙镇先行试点,4个村同时推进,最后摸索出“四坚持、四严防”工作法:坚持“长久不变”的政策导向,严防试点偏离方向;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严防损害农民权益;坚持依法依规有序开展,严防突破法律底线;坚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严防“强迫命令”“一刀切”。简言之,就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自己。

  我们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延包政策,严防承包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村里成立了土地延包工作领导小组,逐人逐户、逐田逐块“照相式”摸排。经过近一年的细致工作,我村1436户、1.6万亩土地全部顺利完成延包确权,97%以上的农户按照土地二轮承包的现状“直接顺延”。

  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土地延包确权前,有的种粮大户不敢签订长期合同,生怕土地有变,而延包确权给农户们吃下了“定心丸”,特别是让种粮大户敢于投入,放开手脚抓粮食生产。

  我当村党总支书记这么多年,调解最多的矛盾就是地界纠纷。这次土地延包确权,我们给每户都制作了承包地块示意图,“一户一档”。一旦有了矛盾,村里负责调解,档案图上一查询,各家各户东西南北界线清清楚楚,矛盾纠纷大大减少。

  延包确权稳定了人心,让农户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我们还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流转经营了近500亩土地,去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0万元。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利用好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镜头前,我正把一只腌得恰到好处的腊鹅挂上风干架。直播间里,上千名粉丝聊得热火朝天——有人问腊鹅怎么炖汤最香,有人讨教风干的窍门,还有人聊起六安的风土人情。这已是我今年的第二百多场直播,最长的一次,足足播了五个小时。

  做主播并不是我的“老本行”。我和爱人经营食品企业二十多年了,一直有个心愿:让咱们的皖西白鹅走出家乡,变成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那一口鲜。

  没想到,2022年市场变了,传统销路越来越难。无奈之下,我干脆拿起手机,试着拍短视频、做直播,想给咱家腊鹅找条新销路。

  这一试,倒真推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窗。短短几年,我在全网攒下了35万粉丝。

  我本就喜欢烹饪,对自家鹅从养殖、屠宰到腌制、风干的每个环节更是门儿清。镜头前,我不再是那个穿着正装的总经理,而是系上围裙、手把手教网友做腊鹅的“老师傅”。

  渐渐地,直播间里聚起了天南地北的食客。上海的李阿姨学会了用腊鹅煲汤,北京的小张爱上了我家的风干鸡,杭州的宝妈跑来问清汤鹅肉怎么做。有条留言让我眼前一亮:“越土的农特产,越是咱们想要的好味道。”

  今年5月,“皋品入沪六安周”第三次在上海举办。展位前,上海市民排起长队;直播间里,订单量刷刷地涨。那一刻我真心觉得:咱皖西白鹅,真的“飞”出去了。

  这份成绩,离不开脚下的这片土地。六安市出台了鹅产业升级政策,我们参与制定了皖西腊鹅团体标准,让每只腊鹅都有高品质。去年建新冷库,区商务局主动上门讲解补贴政策、手把手教我们办手续;今年上半年,市政府的产业补贴如期到账。政府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做好产品。

  从车间到直播间,从六安老区到上海商圈,一只只腊鹅的“出六安”之路,正是如今农产品走出去的缩影。这条路,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用朴素的匠心,守住地道的风味;也用现代的方式,打开更广阔的市场,让皖西白鹅“飞”得更远,让家乡的味道飘进万家厨房。

  入秋以来的江风有点冷,但日常巡查从不耽误。每天我和队友都会驾驶执法船在长江上开好几个来回,包括夜间也要巡查。我们驾驶船舶巡查时,重点查看岸边是否有非法捕捞和非法垂钓的情况,在特定水域还要观察是否有“三无”船舶。

  其实,驾驶船舶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本是“以船为家”的人。从我父亲那一代人开始,我们家就以打鱼为生,我经常会回忆起父亲天未亮就背起桨网出去打鱼的日子。那些日子常年在水上漂泊,非常辛苦不说,风险也大,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不过,“渔家生活”使我们与长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日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从长江岸线年,家里的最后一张网被父亲收起来,原来的渔船也被拆解,而父亲脸上却满是欣喜:“我们一家上岸喽!”那年,马鞍山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禁捕,全市五千多条渔船全部拆解,一万多位渔民告别水面,我们家也在其中。上岸后我们过上了新生活,政府帮我们办理了社保,父母住进了岸上的新房,小区绿化环境很好,还有健身设施。

  告别“水上漂”,过上安稳日子,一家人心情舒畅多了。更欢喜的是,2020年,我考进马鞍山渔业行政执法支队。记得报到那天,父亲指着旧照片里的舵盘说:“你小子换了个方向掌舵。”虽然我与父亲掌舵方向不同,从打鱼变成护鱼,但父亲对我寄予厚望,他告诉我:“这个舵一定要掌好。”

  江上巡查难点在马鞍山与南京交界水域。过去“你在左岸撒网,我开罚单得先打长途”。现在有了一体化共治的相关政策,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合作,比以前好多了。我手机里存着“联合执法群”,南京的兄弟单位发个定位,我30分钟就能赶到,跨省执法像“打滴滴”。渔业执法部门也从原先的兄弟单位转变成了一家人,联合开展资源调查、收容救护、执法监督。我的手日夜摸着舵盘,像摸到长江的脉搏。

  江上巡查时,常会看到一条灰背弧线“哗”地跃出,那是江豚的身影,我摸出手机想拍,却只能抓到一片水花。那一刻,我忽然记起父亲的话——江边的一草一木、江里的一鱼一虾,都是母亲河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如今这些礼物慢慢回来了,作为上岸渔民、渔政执法船员,我有幸成为这一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将不负父亲的期望,做“渔二代”上岸转产的榜样,换一个方向掌好舵。

  2020年,我结束两年军旅生涯,在上海从事会展工作。城市很精彩,但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像少了扎根的土壤。

  每次与家人通话,父亲总说家乡变了:老家漫山的巴茅草、杂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蓝莓。家乡怀宁正在全力发展蓝莓产业。

  创业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资金。正当我犯难时,镇政府替我牵线搭桥,让我顺利从银行贷到两百多万元。资金落实后,又在村“两委”协调下,我顺利流转近三百亩土地,我的蓝莓园终于有了落脚地。

  可我是蓝莓种植“门外汉”,土地平整、品种筛选、田垄整改……每一步都得从头学。幸好政府安排了农技专家,他们定期上门教技术、看长势,遇到难题也第一时间帮我协调解决。

  蓝莓品种多,选对品种就成功了一半。前两年,我拿出十几亩地当“试验田”,每个品种种一小片,观察生长周期、抗病虫害能力,结合市场热度比对,最终筛选出适配本地气候、受市场青睐的品种后,才放心铺开种植。这种“小步试错”投入小、风险低,还能随市场调整,打牢了发展基础。

  这几年,我也没盲目扩大种植规模,而是“精耕细作”:加大配套投入,改良土壤、优化灌溉,全力提升蓝莓品质。同时开展多元化经营,实施了果园采摘项目。蓝莓成熟季,园里挤满游客,他们摘果尝鲜,也悄悄传开了我家蓝莓的口碑。

  功夫不负有心人。收成最好的一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70万元。更开心的是,我也带动了乡亲增收,果园常年雇佣30多位工人,他们每人一年能增收两万多元。

  如今,怀宁的蓝莓种植面积已达9.5万亩,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综合产值达85亿元,产业向精深加工延伸。我这个蓝莓种植大户当然不会停下脚步,眼下我正在考察项目,打算做蓝莓干红、果干,从而丰富产品线,让怀宁蓝莓的香甜飘向更远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因“被学生抢鸡排梗”走红的校长苗本臣因病逝世,终年54岁,家长悼念:以后早晨再也见不到他在门口迎接每个孩子了

  火了!人称“深圳多管局局长”!小哥街头“挑刺”,官方指哪修哪!网友:全国推广

  美团最高管理机构新添2名成员,老将肖飞、国际化操盘手仇广宇为何获重用?

  NASA急了,登月不用星舰?马斯克:记住我的线凉凉了?大主播退场,无AI不卖货

  iQOO 15不香了,iQOO 15 Ultra突然确定升级,配置已在打磨中!

  iOS 26.1 Beta 4已推送:别急着更新,看看首批果粉怎么说!

  北方大面积降温上热搜!华润置地出手,在三亚CBD重塑热带度假人居格局!